第22章 小利与大利(2/2)
又能实践环保(大利)。例如:- 分类存放废品,积攒一定量后一次性卖。
- 使用回收APP(如“闲鱼”或本地服务),简化流程。
- **如果时间紧张或收益低**:不要自己卖,选择更高效方式:
- 免费送给回收人员或邻居,让他们处理(您省时,他们得利)。
- 参与社区回收计划(如小区分类垃圾桶),自动实现环保(大利),而您专注更重要的事。
- 如果废品量小,直接丢弃在可回收垃圾桶,避免过度纠结“小利”。
- **步骤3:一般原则**
- **遵循孔子智慧**:不要因“小利”(卖废品的小钱)而耽误“大利”(如事业、健康或家庭)。如果卖废品让您疲惫或分心,就放弃。
- **环保优先**:卖废品不是必须的——核心是确保废品被回收。在现代社会,许多城市有便捷服务,个人不必亲力亲为。
- **心态调整**:把废品处理视为一种习惯,而非赚钱手段。大利(环境和社会效益)往往比小利(现金)更重要。
### 4. **实际例子**
- **案例1(适合自己卖)**:张三退休在家,每周花10分钟整理废品,卖给楼下回收站,月赚30元。这对他来说轻松、有益,还锻炼身体——小利与大利兼顾。
- **案例2(不适合自己卖)**:李四是程序员,工作繁忙。卖废品需开车去郊区,月赚20元,但耗时2小时。如果他用这时间加班或学习,可能赚更多或提升技能。这里,自己卖废品是“见小利”,损失了“大利”——他应选择社区上门回收服务。
总之,**“自己的废品自己要不要卖”没有绝对答案**:如果过程简单、不影响大事,就自己卖;否则,寻求更省时的方式,确保不因小利失大利。最终,环保是核心,但实现方式可以灵活。如果您有更多细节(如废品种类、时间情况),我可以给出更具体建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