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(2/35)
“以后,每周的二四六晚上来排练,周日有演出就去演出,没有就在我家全天排练。大家没问题吧?”大家考虑一会儿,都说没问题。
宋知南接着说:“咱们的队长人选也确定一下。”
吴明珠先发言:“先说好,我要管着广播站那一摊子的事,抽不出太多时间来,我只能给你们当顾问。我建议知南当队长,群英当副队长。”
牛春草年纪最大,她接着发言:“我觉得明珠说得对,她还有广播站那一摊子要管,当咱们队的总顾问挺合适的。小宋当队长,小李当副队长就挺合适。”
宋知南说: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。我和群英是为大家服务的,就是大家的勤务兵。我提名牛阿姨和翠花姐做为咱们队的外交部长,以后专门负责对外联络演出事宜,诗月是咱们的总编剧,我二姐宋知夏是后勤部长。”
众人相视大笑,好家伙,总共六个人,都当上官了。
宋知南严肃地说:“这只是一个开始,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,咱们得把干部班子搭建起来。还有就是,咱们如果有机会到外面的工厂和乡下演出,可能会有补贴之类的,如果有,咱们全体都有份。”
这一点大家自然同意。只是她们都有点疑惑,真有别的工厂邀请她们演出吗?
晚饭吃完了,会也开完了,大家寒暄几句,各自散去。
宋知南和李群英都是执行力很强的人,第二天两人就开始行动,吴明珠行动也很快,当天就去厂办申请了50块钱的活动经费。
宋知南不由得对她竖起大拇指:“你不愧是我们星星之火的灵魂啊,你出马,一个顶俩。”
吴明珠把钱交给宋知南,交代她记好帐。
宋知南转头把钱交给李群英,让她管帐。
李群英开始盘算这钱怎么花,才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。
首先,队旗得做,这是门面。服装也得有,简单的道具也要有。这一做预算,50块钱根本不够,李群英愁得直揪头发。
宋知南思忖片刻,决定去找吴厂长聊聊。
她把几个剧本装订好,说要拿给吴厂长审查,便进了厂长办公室。
吴厂长看到宋知南,态度十分和煦:“小宋来了,你们的文工队筹建得怎么样了?”
宋知南双手递上剧本,“吴叔,这是我们写的剧本,您给把把关。”
吴厂长接过剧本,认真地翻看起来。
过了一会儿,他慢条斯理地说道:“剧本写得不错,台词也很有意思。”
宋知南接着说:“吴叔,我是这么打算的。这不是很快就要过年了吗?上级号召咱们工农一家亲,听说咱们隔壁的机械厂去周边农村帮他们修理农具和托拉机,钢铁厂还从农村招了十几个学徒工,我觉得咱们纺织厂也得尽一份力。”
吴厂长嗯了一声,示意宋知南继续往下说。
“我奶奶家就是农村的,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匮乏,但更匮乏的是精神生活,在乡下看场电影都是件稀罕事,进城也不方便。因此,我想咱们的文工队能不能先在厂里试演几场,若是可以,咱们可以去乡下演出。到时,咱们队伍里就挂一面旗帜,上面写着红星纺织厂星星之火文工队,队员们再穿着统一的纺织厂服装,背后也印着咱们厂的名字,好好地宣传一下咱们红星服装厂。”
吴厂长若有所思,宋知南点到为止:“吴厂长,您忙吧,我回去排练节目。”
宋知南这次没白跑,吴厂长大手一挥给他们文工队批了三十米的瑕疵布做队服。
队员们不舍得花钱去外面做,李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