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-100(11/35)
?你就不能让让她们吗?”牛菊花:“……”
吴松和吴桐特别喜欢二姨和小姨, 毕竟她们不光给他俩带好吃的,还给他们做新衣裳。这个奶奶他们早就不喜欢了, 现在更不喜欢了。
两人小声商量一会儿,吴桐跑过来拉着牛菊花一本正经地劝道:“奶奶,大过年的,我两个姨姨来都来了,她们年纪还小又都不容易,你忍一忍就好了。”
空气突然安静下来。
众人:“……”
这些不都是他们经常说的话吗?
吴桐一脸得意地看着哥哥,她就说她聪明吧,这些话大人经常说,他们一定爱听。
宋知南摸摸吴桐的头,笑着说:“小桐真聪明真懂事,比那些活了几十年的人都懂事。”
说着,她瞥了一眼大姐夫,对宋知春说:“大姐,你这些年过得真不容易,我们在这里他们都这样。我们不在这里,他们得把你欺负成啥样啊。”
这一番话把吴江点得脸上火烧火燎的。
最终的结果是,吴江骑着自行车把老娘送到妹妹家去了。王青玲一看婆婆都狼狈败退了,自然更不敢出头,一直乖乖缩在屋里不出来。
宋知春家终于安静下来。宋知南没受任何影响,心情愉悦地吃完了这顿饭,宋知春本来有些心塞,一想到大嫂不敢露头,婆婆哭着走了,心情也变好了,姐妹三人有说有笑。
下午两点,宋知南和宋知夏告辞离开,路上还得骑两个多小时,她们得早点出发。
宋知春一家人把两人送出去。
4点半,两人到家,宋知南先去李家还自行车,回到家后,她摊开四肢躺平,今天还挺累的。
宋知夏有了工作后,按照之前约定好的,每月给宋知南上交三分之一的工资。这钱宋知夏交得心甘情愿,宋知南却想着,象征性的收几个月,以后就免了。
宋知夏这人说不上多好,但也算凑合,目前来看,挺懂事儿,有契约精神,勉强能处。
宋知南攒够钱和工业券,就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。她终于有自己的代步车了。之前要是硬买也能买,但是她的工资和工业券是固定的,别人一算就能算出来。
刚一上班就买大件,显得不太合理,再加上她上班的地方离家不远,用自行车的时候不多,她就打算等等再买,现在这个时机刚刚好。
宋知夏在宋湘的帮助下,花了六十块钱从服装厂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。
她嫌自己家房间太小,就干脆把缝纫机放在宋知南家,反正她经常过来,用着也方便。
宋知南再接再厉,又买了台收音机,现在姐妹俩攒齐了三大件。
宋知夏双手叉腰看着缝纫机和收音机,得意地说:“真没想到,竟然这么快就凑齐了三大件。”
宋知南说:“跟着我混,你肯定有好日子过。”
宋知夏面带笑容:“那是当然,也不看看我妹妹是谁。”
宋知夏现在有了工作,在婆家的地位直线上涨,在广播站跟同事相处得十分愉快,日子过得美滋滋的。
她有了钱,为人也变得大方起来,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算计。她时不时地改善下伙食,姐妹俩一个月胖了三斤,连带着黑米也跟着胖了一圈。
她俩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,但宋家那边却不怎么好。
宋秋实又来信了,说他本来以为那边没有熟人,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往。但是他忽略了消息的传播速度。
他们那边的工人竟然也有亲戚在红星纺织厂。再加上过年期间,人们串亲访友,消息传播的速度比往常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