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7/36)
杠头,还是我的熟人,你进去开会的时候,他跟我说想采访你,我说,我不太相信他的水平,看看他以后的表现再说,他就生气了,说他不靠我引荐,自己来找你采访。”谈林不解地问:“可是我有什么好采访的?”
他刚来纺织厂,什么成绩也没做出来。
宋知南:“这些当记者的阅人无数,眼睛毒得很,他肯定一眼就看出了你的与众不同,就想提前跟你认识,好方便以后采访。”
谈林:“……”真的是这样吗?
宋知南又问:“谈书记,你从小到大是不是一直是人群中的焦点?哪怕你什么也不做也会引起别人的注意?”
谈林:“好像是有这么回事。”
宋知南:“这就对了,为什么我这么懂你?因为我跟你有点像,咱们这种人就是没办法低调。”
小朱:“……”他像悟到了点什么,但又没悟透。
两人说着话,胡记者已经到了他们面前。
他伸出手跟谈林握手:“谈书记你好,我是《青阳日报》的记者胡为先,我想采访一下你,可以吗?”
谈林矜持地点了下头,表示同意。
胡记者拿起相机先给谈林拍了一张正面照,接着开始采访:“谈书记,俗话说,新官上任三把火,请问你打算怎么烧这三把火?”
谈林:“……”他都没想好,怎么回答别人?
宋知南在旁边说道:“胡记者,这是纺织厂的机密,无可奉告。再说了,我们是纺织厂,什么火不火的,不吉利。”
胡记者接着追问谈林:“谈书记,你对宋知南这种职工怎么看?请问她在单位杠过你吗?”
这个问题,谈林能回答,他打起了官腔:“小宋同志怎么说呢?她工作认真负责,很尊重领导,非常靠谱。我们当领导的都喜欢这种有自己想法并敢于表达的职工。”
胡记者一脸问号:“谈书记,别的领导也是这么认为吗?”
谈林:“我认为他们应该也会这么认为。”
胡记者还想接着再问。
宋知南拦着他说道:“胡记者,我们谈书记一向低调,今天已经算是破例了。”
说完,她转过脸吩咐小朱:“快让书记上车,呆会儿那帮记者蜂拥而至就麻烦了。”
小朱迟钝地啊了一声,赶紧拉开车门让谈林上车。
对面的记者们都在疑惑:那人是谁啊?怎么生怕我们采访到他似的?
不行,得去看看。于是,他们真的蜂拥而至了。
谈林一直都在疑惑:他真的那么引人注目吗?
宋知南也上了车,小朱迅迅速把车调头往回开,胡记者吸了一嘴的汽车尾气。
第二天,谈林的正面照就出现在了《青阳日报》上,虽然他没说什么有用的话,但记者嘛,总有办法写出很多似是而非的话。
谈林看了一下,对他倒是有益无害。
接着,他也看到了其他报纸上关于三八节的很多报道,有照片有文字,宋知南在最显眼的地方。
文中还提到了她的快板和演讲,说她给妇联带来一股清新的风。
谈林想起昨天宋知南的那番话:他们都是一类人,注定无法低调,这不,都同时上了报纸。
他又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宋知南上次问他的那千金买马骨的故事。、
千里马,伯乐,打开被动的局面,孙副主席,吴厂长,孙主任,都是一帮老油条。
他,空降的,年轻的书记,如果能有宋知南这么一个年轻的、人缘不太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