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-140(4/37)
胞去反驳吗?这正是我辈的责任。我给自己写了四句座右铭:
铁肩担道义,辣手摧渣男。
妙嘴骂出花,振兴我中华。
以后请大家叫我铁肩辣手宋知南。”
第132章
宋知南火了, 河西大学的老师都知道中文系有个大辩论家宋知南。
她是逢老师必杠。
钱老师、周老师、吕老师……几乎每一个老师她都杠过,系主任也杠过, 校长没杠过,不是不想杠,是还没机会杠。
有时候老师讲到一个可能会有争议的知识点的时候,会不由自主地停顿一下,“宋同学,你对此有什么不同看法吗?”
宋知南:“没有,老师请继续讲。”
老师便接着往下讲。
开学半个多月,宋知南已经收获了3万杠精值,这些杠精值里有食堂师傅的,有老师的,还有很多同学贡献的。
3万杠精值可以兑换30年寿命, 再加上之前积累的杠精值, 她现在已经杠出了120年的寿命, 以后杠的就是纯赚。
宋知南现在连墓志铭都改了:宋知南,1955-2075, 当代著名作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为什么要加个教育家呢, 教别人做人难道不叫教育家?
说到作家,她的稿子已经投过去两个星期了,也不知道结果如何。
她刚想到这个问题,于蓝就给她送来了一封从首都寄来的大信封,沉甸甸的,里面应该有样刊。
宋知南迫不及待地拆开一看,是《燕京文艺》的样刊, 翻开目录一看,她的小说《他的家, 她的冢》赫然在列,随样刊来的还有一封信。
是李群英写的,信中说,三篇小说,他们主编只同意发这一篇,另外两篇,她分别推荐给了《燕京文学》和《九月》的编辑,那两个编辑说小说很好,可惜风格与他们刊物不符。但《杂文周刊》的编辑无意中看到了稿子,说正是他们想要的,只是《杂文周刊》还没正式复刊,宋知南还得再等些时日。
另外,由于她是新人,稿费只能按千字3元来算,稿费过两天会统一汇出,请她注意查收。
《他的家,她的冢》3万字,稿费90块钱。这个年代的平均工资是30块钱,一篇短篇小说顶别人3个月的工资,还算可以。
虽然稿费还没到,但宋知南决定吃一顿好吃的,犒劳一下自己。
她这次没叫宿舍的人一起去吃饭,毕竟大家各有各的难处,不像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。
宋知南自己去学校旁边的国营饭店,点了小炒肉、红烧茄子外加两个大馒头。
吃饱喝足,她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饭店。
不料,她又在饭店门口遇到孙耀祖白光宗祝景星等人。
宋知南礼貌地打声招呼:“你们也来吃饭呀。”
祝景星笑着回应:“宋同学,你已经吃完了?”
“嗯。”
按照正常的社交礼仪,他们的对话一般会到此为止。
不料,孙耀祖今天却像是抽了风一样,逮着宋知南问个不停:“宋同学,你今天一个人下馆子?”
宋知南奇怪地反问道:“对呀,怎么了?哪条规定不允许一个人下馆子吗?”
杠精值20。
孙耀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:“你真是太奢侈了,一点都不知道勤俭节约。”
宋知南一脸问号:“孙耀祖同学,我花我的钱,我奢不奢侈管你什么事?你是属长臂猿的吗?手伸得这么长?”
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