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0-150(11/38)
李长胜目光闪烁,支支吾吾:“没、没有,我觉得我配不上她。”这事千万不能传出去,宋知南拒绝祝景星的事传开了,大家会惋惜可惜。男主角一换成他,大家肯定会立即换一番说辞,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。周鹏松开李长胜:“你没表白就对了,做为过来人,我告诉你,对于宋知南这种女生你们一定要离得远远的。找对象一定要找贤惠朴实温柔的,最好是家境好工作好的。谁要是找了她这种的,不被欺负死也得被活活气死。”
李长胜敷衍地回应:“嗯嗯。”
大家议论了几天,也就慢慢淡下去了,毕竟每个人都有那么多事情要忙要操心。
301宿舍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过传来。
张小凤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,马招云被分到青阳师专当老师,魏秋月则被分配到她籍贯所在地的机关单位。
谢欣然被分到《河西日报》当编辑,于蓝和王琳则进了七一电影厂。
至于宋知南,对她伸出橄榄枝的单位更多,河东省作协、河西电影协会、《东湖》杂志社等等。
宋知南最后选了《燕京文艺》杂志社,她先弄个单位混一混,过几年就辞职,到时一边写作一边下海。
她选好单位后,还跟宋知夏通了个电话,问问她分配在哪里。
宋知夏说:“我留在学校当辅导员。湘湘的分配方案也下来了,她被分到了东平服装厂。”
当宋知夏听说宋知南要去首都时,兴奋中带着一丝惆怅:“首都是个好地方,可是咱们又得分开了。”
宋知南安慰她:“没事的,要不了几年咱们就能团聚。你这个工作还不错,先干着,随时关注着国家政策,多学习多看报。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就果断出手。”
301宿舍的姐妹知道了宋知南要去首都后,纷纷说道:
“首都好啊,是政治文化中心,你挺适合那里。只是以后大家真的天各一方了。”
周日中午,宋知南接到了李群英的电话,电话一接通,那端就传来了一个清脆的童声:“南姨好,我是要文。”
宋知南诧异道:“要文,你说话都这么利落了。”
李群英接过电话,笑道:“都三岁了,能不利落吗?”
宋知南一想也是,时间过得真快呀,要文都三岁了。
“这是我家的电话,刚装上的,花了3千块,我爸妈心疼坏了。”
宋知南惊呼:“电话竟然这么贵?”
“就这还得排队等候,我等了一年多。”
“好吧。”
两人寒暄几句,李群英就进入正题:“你几月份来?邻居那边我已经问好了,她家的房子前年刚装修的,打理得挺好,但是要价也贵,要1万五,你要嫌贵,咱们就多看几家。”
宋知南想了一下说道:“我准备3月初出发,房子等我过去看看再说。”
“行,你出发前记得给我打电话,你现在记一下电话号码,到时我去接你。咱们好几年没见了,我很激动。”
宋知南笑着说,“上次咱们的口号是苟富贵,互相旺,咱们做到了,你旺我也旺。现在咱们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,换个口号:他日再相逢,清风动天地。”
“好好,你这股文坛的清风快快吹到首都来吧。”
第144章
宋知南只是喊个口号, 没想到天气还挺应景,她来首都的那天是个大风天。
大风起兮尘飞扬, 春风像一个巨大的吹风机,殷勤地帮她换着造型,一会儿左偏分,一会儿右偏分,一会儿是地方支援中央,全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