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-40(12/38)
。回到家后,苏麦麦就把挑出的那两颗番茄,切成片摆在盘子里,撒上一层绵白糖,当做水果零食吃下了。
*
关于个别家属私下议论糖衣炮弹的事儿,解决宜早不宜迟。下午陶向红就让警卫员叫了乔秀芬、柳淑芳、孟嫂子和周杏花过来,在客厅里选择性地把审查结果复述了一遍。
大概是苏麦麦后妈收了钱逼她嫁混子,她逃婚到边疆,机缘巧合之下与贺衍相遇,共同解决了一些难题。又恰逢贺衍被家里紧急催婚,两人商量一下觉得互相都有意愿,就先结婚再增进了解了。
因为觉得解释起来太长,对外就说是战友妻子介绍认识的。没想到竟然闹出了这桩误会。
秦旅长派人去做审查,人家小苏可是根正苗红出身,爷爷当过生产队干部,负责镇上下放的教授和留苏工程师们伙食。
还好议论的范围较小,没弄出什么乌龙来,今后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,谁也不许再乱嚼是非。
听得几位嫂子们唏嘘不已,没想到热情开朗的小苏姑娘,竟有这种遭遇,简直都要怜爱了!
而且小苏不仅没被压倒,反而还勇敢坚强,更让人感叹不已。现在她遇到和她这么般配的贺副团长,才是真真的有缘人终成眷属啊。
乔秀芬攥了攥手心,首先检讨道:“我一开始就觉得不太可能,只是听淑芳既然提了,这种事儿我也不好忽视,一个人没个主心骨,还是认为得找陶嫂子和秦旅长汇报一下才放心。既然没什么,那可就太好了。”
陶向红对此也理解,现在这样特殊的时候,一个敏感的名头,谁都不敢轻易忽略。
陶向红就看向柳淑芳说道:“有些家属思想敏锐,神经敏感,这本不是什么错,但要注意分清猜测和事实之间的区别。不仅这件事,还有别的,说的就是淑芳你们几个,你有觉悟是好事,但要注意掌握尺度。之后要是哪里有疑惑,可以找小乔或者直接找我,先商量个主意,别把消息私自就往外放,免得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误会。”
柳淑芳听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,难为情极了。
其实前几天周枣花从市里回来,告诉她小苏姑娘五岁就搬着凳子趴灶台旁边看做饭,还热心地给她二妹周杏花出主意,抓奸夫三姐儿逮证据,人家可勤劳能干、大公无私着呢!
就算用橡胶手套洗洗衣服咋了,不兴年轻人爱美爱惜自个吗?都改革开放,时代已经不一样了。
柳淑芳听完就觉得可能真是误会小苏了,心里暗怪苗素莲。如果没苗素莲提那几嘴子,自己也不会往下想那么多,必然就是苗素莲自个外甥女没嫁成贺副团,酸溜溜的存心乱扣帽。
但这事也不能对陶向红说出来啊,柳淑芳只好抱歉唏嘘道:“是我欠考虑了,陶大姐教育得是,今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
陶向红和秦旅长结婚多年,早已深谙了打一棒槌给个枣子的方略,这就转而和她们亲切地拉起了家常,暖暖气氛,家属们就告辞出去了。
乔秀芬走到院门口,又被陶向红喊了回来。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客厅里,陶向红有正事找她商议。
秦旅长开会回来和她说,这阵子总军区号召扎根军营,努力建设美好边疆。既要关心部队战士们的个人婚姻问题,尤其是正连级以上的大龄干部;同时也要提高随军家属们的生活质量,丰富随军大院生活的内容,让已婚官兵们踏实安家北疆,军民共同建设祖国繁荣。
陶向红做为全旅首长的爱人,这个担子自然落到了她身上。
她私下也听过一些消息,这项任务据说是由于近二年改革开放春风刮起,有些军属回家探亲后,看到了商店里、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