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阳明病脉证并治(十四)(1/29)
话说有一天,小弟子一脸迷茫地跑过来,眨巴着大眼睛问张仲景仙师:“师父啊,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疑惑,得请您给解答解答。就是那个阳明病,患者要是又出汗又说胡话,这背后是不是有啥玄机啊?”张仲景仙师一听,嘿,这小子今儿个是动了真格了,想探究探究中医的奥秘。于是,他慢悠悠地说:“哦?这事儿啊,你算是问对人了。阳明病,汗出,谵语,这背后啊,可是有大文章的。简单来说,就是患者胃里头有燥屎堵着呢,这可是实打实的实证啊!不过呢,咱们可不能急着下药,得等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,才能动手。为啥呢?因为这时候啊,患者表面上是虚的,里头却是实的,你要是下药下早了,嘿,那可就热闹了,患者说话都得乱套了。”
小弟子一听,眼睛瞪得圆圆的,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:“啊?这么严重啊!那要是到了该下药的时候,咱们得用什么药呢?”
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,故作高深地说:“这时候啊,咱们就得请出大名鼎鼎的大承气汤了!这方子啊,可是咱们中医里的猛将,专门对付这种胃里头有燥屎的顽固分子。”
小弟子一听,眼睛一亮,迫不及待地问:“那快说说,这大承气汤是怎么个做法?都需要哪些药材啊?”
张仲景仙师笑了笑,说:“别急,我这就给你细细道来。这大承气汤啊,需要四种药材:大黄四两(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5克,那就是20克)、厚朴半斤(那就是25克)、枳实五枚(这个嘛,因为大小不同,所以重量也有差别,咱们就不具体换算了)、芒硝三合(这个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,大约是15克左右吧)。怎么样,听明白了吗?”
小弟子挠挠头,说:“好像明白了点儿,但具体怎么做还是不太清楚。”
张仲景仙师无奈地摇摇头,说:“好吧,那我就再给你演示一遍。首先啊,咱们得把这四种药材准备好,然后把水加到一斗(古代计量单位,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0毫升)左右。接着呢,咱们先把厚朴和枳实放到锅里煮,煮到水剩下五升(大约1000毫升)左右的时候,把药渣捞出来。然后啊,再把大黄放进去煮,煮到水剩下二升(大约400毫升)左右的时候,再把药渣捞出来。最后啊,把芒硝放进去,用小火再煮一两沸就可以了。记住啊,这药得分成两次喝,要是喝完一次就拉肚子了,那剩下的就不用喝了。”
小弟子一听,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:“哇,这么复杂啊!那这些药材都有啥作用啊?”
张仲景仙师笑了笑,说:“作用可大了去了。大黄啊,那是咱们中医里的泻药之王,清热泻火、凉血解毒、活血化瘀样样精通。厚朴呢,主要负责行气消积、燥湿除满,对于胃胀气、腹胀满这些症状可是有一手。枳实啊,也是个行气的高手,它能帮助厚朴一起把胃里的气给理顺了。至于芒硝嘛,那可是个软坚散结的好手,对于燥屎这种顽固分子,它可是有一套的。”
小弟子一听,连连点头:“原来如此啊!那师父啊,这方子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啊?”
张仲景仙师叹了口气说:“当然有啦!这方子啊,可是个猛药,不能随便用的。要是患者体质虚弱、正气不足,或者病情还没到该用攻下法的时候,用了这方子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所以啊,咱们在用这方子之前,一定得仔细辩证,确保万无一失才行。”
小弟子一听,吓得吐了吐舌头:“这么吓人啊!那师父啊,您有没有遇到过用错药的情况啊?”
张仲景仙师一听这话,差点儿没从椅子上掉下来:“咳!你这话问的,哪个大夫敢说自己一辈子没用过错药啊?不过啊,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辩证施治,只要辩证准确了,用药也就有了方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