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阳明病脉证并治(十五)(1/4)
话说有一天,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,一脸好奇地问:“师父啊,我听说有个病叫二阳并病,太阳证没了,就剩下一个劲儿地发潮热,这该咋整呢?有没有啥神奇的方子能搞定它?”张仲景仙师一听,哈哈一笑,心想这小子还真是个好奇宝宝。于是,他慢悠悠地说:“哎呀,你这问题问得好!二阳并病啊,就是阳明和太阳两个经的病同时来捣乱,但太阳那边已经缴械投降了,只剩下阳明还在那儿闹腾,发潮热,手脚还时不时地冒点汗,大便拉不出来,嘴里还胡言乱语。这时候啊,咱们得用一剂猛药,让它老老实实投降,那就是大承气汤!”
小弟子一听,眼睛瞪得圆圆的,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:“大承气汤?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!师父,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是怎么配的,还有那些药材都是干啥用的?”
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,开始娓娓道来:“这大承气汤啊,可是个老方子,里面有四味猛将:大黄、厚朴、枳实、芒硝。咱们先来说说大黄吧,这家伙可是个直肠子,它一进肚子,就像个清道夫一样,把肠道里的垃圾都往下推,还能清热泻火,简直就是肠道的守护神!”
“哦,原来大黄是干这个的呀!”小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“别急,还有呢!”张仲景仙师继续说,“厚朴这位将军啊,它可是个暖男,能温暖脾胃,还能行气消胀。你想啊,肠道里垃圾多了,肯定会胀气嘛,厚朴一去,胀气就消得无影无踪了!”
“哇,厚朴这么贴心啊!”小弟子惊叹道。
“再来说说枳实吧,这家伙可是个大力士,能行气破积。它一进肚子,就像个大力士在推磨一样,把肠道里的积滞都给它推出去!”张仲景仙师形象地比喻道。
“哈哈,枳实真是个大力士!”小弟子笑得前仰后合。
“最后就是芒硝了,这家伙可是个魔法师,它一进肚子,就能让肠道里的水分都吸到一起来,然后形成个大便球,嗖的一下就排出去了!”张仲景仙师幽默地说。
“师父,您这形容得太生动了!那这些药材要怎么配呢?”小弟子迫不及待地问。
“听好了啊,大黄要四两(换算成现代就是20克),厚朴要半斤(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),枳实要五枚(换算成现代大概也是几十克),芒硝要三合(换算成现代就是15克,具体多少看情况)。先把厚朴和枳实放水里煮,煮到水剩下一半的时候,把渣子捞出来,再放大黄进去煮,煮到水再少一半,再把渣子捞出来,最后放芒硝进去,稍微煮一下,就像给汤加点盐一样,然后就可以分两次喝了。记住啊,喝完要是拉了,就不用再喝了!”张仲景仙师详细地说明了制配方法。
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,好像已经闻到了大承气汤的香气:“师父,这方子听起来好厉害啊!那喝了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呢?”
张仲景仙师笑了笑:“那感觉啊,就像肚子里开了个运动会,大黄、厚朴、枳实它们都在里面拼命跑啊跑,想把肠道里的垃圾都赶出去。芒硝呢,就像个拉拉队队长,给它们加油打气。等它们都跑完了,你就会感觉一身轻松,就像卸下了个大包袱一样!”
“哈哈,这感觉听起来太棒了!”小弟子兴奋地跳了起来,“师父,我以后也要学会用这个方子,去帮助那些被二阳并病折磨的人!”
张仲景仙师欣慰地点点头:“好啊,徒弟有志气!不过啊,你得记住,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,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方子。大承气汤虽然厉害,但也不能乱用哦!”
“知道了,师父!”小弟子认真地回答。
说到这里啊,咱们再聊聊这大承气汤背后的中医理论吧。中医啊,可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