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阳明病脉证并治(十六)(3/4)
你想得那么简单。阳明病里的渴,可不是多喝水就能解决的。为啥?因为这时候的肠胃,已经热得像蒸笼了,你再往里灌水,那水还没被吸收呢,就先被蒸发掉了,根本解不了渴。”“说到这儿啊,就不得不提到你提到的猪苓汤了。猪苓汤啊,那可是个利尿高手,专门用来治疗小便不利、水肿啥的。但咱们阳明病的患者,汗都已经出得够多了,身体里的水分本来就少,你再给他来个猪苓汤利尿,那不是雪上加霜嘛!”
“想象一下,这时候的患者,身体里的水分就像沙漠里的绿洲,本来就少得可怜,你再派个‘水利局’的特工去把这点儿水也给引走了,那患者不得渴得要命啊!所以啊,阳明病,汗出多而渴者,咱可不能给他喝猪苓汤,那可是要命的玩笑啊!”
“那咋办呢?别急,咱们中医有的是办法。这时候啊,咱们得给患者用点滋润的药材,比如石膏、知母啥的,就像给身体里的‘蒸笼’降降温,再补充点水分,让身体里的‘水利局’重新恢复正常工作。这样一来,汗不会出得那么多了,渴也能得到缓解啦!”
“所以啊,小子,中医看病啊,就像解谜一样,得搞清楚病因病机,才能对症下药。可不能看到个症状就随便开药哦,那可是要闯大祸的!”
说到这儿,张仲景仙师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,笑眯眯地说:“怎么样?这回明白了吧?以后啊,遇到阳明病汗出多而渴的患者,可千万别再想着给他喝猪苓汤了哦!”
小弟子一听,眼睛一亮,恍然大悟地说:“哎呀,仙师您这一说,我算是彻底明白了!原来中医看病还有这么多门道啊!以后我一定好好学,争取也成为像您一样厉害的大夫!”
有一天,咱们这位勤奋好学的小弟子,眉头紧锁,一脸迷茫地走到张仲景大医圣面前,开口就问:“师父啊,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,非得您老人家给解答不可。您知道吗?就是那种阳明病,脉浮而迟,外面热得跟夏天似的,里面却冷得跟冬天一样,还动不动就拉肚子,拉出来的都是清水样的东西,这该怎么治啊?”
张仲景一听,嘿,这小子问题还挺专业嘛,于是捋了捋长胡子,笑眯眯地说:“哦,这事儿啊,简单!阳明病,脉浮而迟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者,咱们就用四逆汤来搞定它!”
小弟子一听,眼睛立马亮了起来,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,连忙追问:“四逆汤?听起来好神秘的样子,师父快说说,这方子怎么配的?”
张仲景故作深沉地咳嗽了两声,然后缓缓道来:“四逆汤啊,那可是咱们中医界的宝贝疙瘩,里面就四味药,甘草二两(炙),干姜一两半,附子一枚(生用去皮破八片),人参二两。记住了没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小弟子赶紧点头,生怕漏掉一个字,心里头却在嘀咕:“这药材听起来都挺普通的,怎么就能治这么复杂的病呢?”
张仲景看穿了他的心思,哈哈一笑:“别急,听我细细道来。咱们先说说这药材的换算啊,古代一两大约等于现在的5克,所以甘草就是10克,干姜7.5克,附子嘛,因为是个大家伙,咱们就不按重量算了,一枚差不多就行,记得要去皮切成八片哦,人参也是10克。这四味药,可是各有千秋啊!”
“先说甘草,它就像是咱们中药界的和事佬,既能调和药性,又能缓急止痛,还能补脾益气,简直就是个多面手。再说干姜,那可是暖胃的神器,能把咱们肚子里的寒气一扫而空,让胃暖洋洋的,再也不怕吃生冷东西了。附子呢,这可是个大人物,温阳散寒,回阳救逆,简直就是阳虚患者的救星。最后是人参,大补元气,提高免疫力,让咱们的身体变得更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