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皮肤痒的十小偏方(2/32)
使用薄荷水擦拭或浸泡后,皮肤会立刻感受到清凉舒爽,瘙痒症状也能得到快速缓解。但薄荷同样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对于皮肤敏感的人,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。因此,使用前最好先在耳后等部位进行试用。另外,薄荷性凉,孕妇和体质虚寒者慎用。
四、黄瓜皮止痒方
制作方法
将新鲜黄瓜洗净,削下黄瓜皮,把黄瓜皮放在冰箱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。用冷藏后的黄瓜皮反复擦拭瘙痒部位,每次擦拭3 - 5分钟,每天可进行多次。
功效原理
黄瓜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E以及黄瓜酶等成分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够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损伤,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,增强皮肤的抵抗力。黄瓜酶则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,帮助皮肤排出毒素。同时,冷藏后的黄瓜皮具有清凉的特性,能够缓解皮肤的燥热和瘙痒感。
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
用黄瓜皮擦拭后,皮肤会感觉清凉舒适,瘙痒症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。不过,黄瓜皮擦拭止痒只是暂时缓解症状的方法,如果瘙痒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另外,黄瓜皮要选择新鲜、无农药残留的,以免对皮肤造成不良刺激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五、艾草止痒方
制作方法
取适量干艾草(如果是新鲜艾草,用量可适当增加),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的清水,大火煮沸后,转小火继续煮15 - 20分钟,使艾草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。待艾草水晾凉至合适温度后,用其擦拭或浸泡瘙痒部位。
功效原理
艾草在中医中应用广泛,性温、味苦、辛,归脾、肝、肾经,具有温经散寒、祛湿止痒、消炎抗菌的功效。艾草中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多糖等多种成分,这些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,能够消除皮肤炎症,缓解因炎症引起的瘙痒。此外,艾草的温热特性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皮肤的营养供应,增强皮肤的抵抗力。
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
使用艾草水擦拭或浸泡后,瘙痒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。连续使用3 - 5天,效果会更加明显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艾草水温度不宜过高,以免烫伤皮肤。皮肤有破损、溃疡者不宜使用,过敏体质的人在使用前也应先进行皮肤测试。
六、绿豆止痒方
制作方法
取适量绿豆,用清水洗净后,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绿豆软烂,将绿豆汤盛出晾凉。饮用绿豆汤,同时也可以将煮烂的绿豆捣成泥,敷在瘙痒部位。
功效原理
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症。现代研究表明,绿豆中含有蛋白质、多糖、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,这些成分具有抗炎、抗过敏作用,能够减轻皮肤的过敏反应和炎症,从而缓解瘙痒症状。此外,绿豆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。
使用效果与注意事项
饮用绿豆汤并配合绿豆泥外敷,一般在连续使用2 - 3天后,瘙痒症状会有所改善。但绿豆性寒凉,脾胃虚寒、体质虚弱的人不宜过量食用,以免引起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另外,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,在食用绿豆前最好咨询医生,因为绿豆可能会与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药效。
七、蜂蜜止痒方
制作方法
准备适量优质蜂蜜,用棉签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