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章 暗潮汹涌23(1/2)
冬娘的遗体验尸报告打了老长,但是其实可用内容不多,其中很多段落是阐述为什么这个现象标明了那个成因,是典型的教学课本的写法。李咎又带着负责现场勘验的差役,把案发现场细细地搜检几遍。
虽然这屋子是被卷得干干净净老鼠来了都喊偷不着米,不过李咎还是勉强凑出了一些结果。
首先这里的人走了也有十来天,和冬娘死亡的时间吻合,他们走得并不匆忙,还有时间收拾细软。
之所以说“他们”,是因为现场发现打扫收拾的痕迹有两种风格。结合邻居的说辞,李咎觉得一个人是凶手,另一个是翠甜。只有翠甜才符合“尖嘴猴腮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妖精”这种描述。
侧面证明了翠甜的失踪真的如李咎和幺娘所想,并不是什么绑架,或者至少也是熟人作案——至少她在这儿玩得挺开心。附近的人没少看见翠甜在这里进进出出,要金要银的。
可惜脚印被破坏得差不多了,只能从门外车辙、马蹄印的痕迹略微判断,有人到访过这里,但是并不频繁。
乱七八糟的脚印中,李咎费尽心机提到了一些成年女子的脚印,和冬娘的鞋吻合——证明冬娘是自己走到这里来的。
而且她没有避讳这个屋舍里的男子,说明她多半和那人认识,甚至她之前可能就来过这里。
其实李咎心里已经有了怀疑对象,便是崔书生,只等追捕到人,一查双手和耳朵便知。
邻居们的口供证明这里曾经长期地住过一个白面书生,不事生产也没有田亩,但就是不缺吃穿,天天大鱼大肉。
李咎走访了本地的商铺,商铺的各个掌柜和小儿的证词证明这个白面书生正是崔书生,而他平时吃肉喝酒、烧柴买油,账单都是一月一结的,一个月少说也要花上五六十两银。
这钱哪来啊!要说是家里给的,也没见青李邮递给他送包裹啊!
不过现在崔书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,只能遍寻四海去追捕了。
而天气再冷,遗体也会慢慢腐败,冬娘不能再继续放在刑名司。李咎找了两个胆大的绣娘将冬娘的遗体缝合齐整,由幺娘主持葬礼,葬在酉禅寺后的公墓之中。
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,等待这件事水落石出。
幺娘很是消沉了一阵,她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对家人上心。不仅仅是冬娘失踪,还有之前冬娘反常那么久,她竟然丝毫不曾发现。她作为小家一家之主有所失职,作为李园的大管家,没能发现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遇到了难处,亦是失职。
幺娘自己给自己罚了一年俸禄作为丧葬之用。
这之后又过了很久,到来年盛夏,有南下的商队在燕南道报案,说是路过一处密林驻扎时发现一辆已经腐坏的马车,车上有一男一女两具尸体,皆容颜尽毁,衣饰华丽,但是财物全部被搜刮走了,似是被强盗抢劫后从山崖上推落坠死。
商队报了案,但是以大雍的追捕能力,燕南道和淮南道相隔几千里,是很难并案的,因此燕南道很难查出他们的身份。两个死者没有文牒,附近亦无报告有居民失踪,旅店也不记得曾经接待过这样的两个人,附近城镇的门楼见了太多类似的夫妻二人跑商的,一时也难以查证这两个死者是谁。
案子就成了悬案。
官府只能推测是这是一户殷实人家的兄妹或父女,或夫妻,因赶路错过投宿因而不曾被旅店目睹。
近年来小商小贩的为了多挣钱,冒险跑出去老远倒卖货物或是投奔亲朋,屡见不鲜,这一对男女真的是太泯然众人矣。
所以远在金陵的李咎也不可能知道,他在四处追捕的崔书生和翠甜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