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一章 暗潮汹涌24(2/2)
以后我会好好关注其他人和事……想来妹妹也是愿意看着我这样的。”“能这么想是最好了。你哥哥常说,后悔是人生最没有意义的事,往前看更重要。”
城阳确认幺娘没什么大问题了,和李咎说了一声,夫妻俩继续关起门来过日子,只是日常里多了一件事,时不时问问看海捕崔书生的协查有没有结果。
这一年上半年过得很压抑,中间又遇着水涝大灾,好在上次大涝,金陵城做了些改动,更适合涝年排水,因此问题比不上城阳刚到金陵的那会儿严重。
这一年金陵减产已成定局,不过一期铁路已经修好通车,从别处调来的粮食可以依靠铁路加航运大批量地输入淮南道。
也就是这一次运粮,让有识之人意识到铁路真正恐怖的地方——大宗货运,不依赖人和马。现在还需要在航运和铁路转运的地方安排人手器械搬运货物,将来铁路全通了,就连这种转运的人手都可以少一点。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皇帝陛下的军队要去哪里,就可以去哪里,十万大军在前线,不再需要三十万人运粮草。
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后勤,后勤不外乎是武器和粮草,武器制造在流水线机械化之后,效率成倍提高,而粮草,运输的问题解决了,只剩下供应的问题——育种、化肥、大棚三大技术在呢,一旦成本难关被攻克,就在也不是问题。
依托铁路系统,皇帝陛下终于可以着手处理过去皇权不下县的大难题。
统治者的利益和官吏的利益并不完全重合,因而政令在基层执行这一环节往往会出问题。除非遇上夏刺史这种百八十年才出一个的人才,否则真就一摊烂账。
但是现在,皇帝陛下能设法办了这一层的事。
过去某地不尊谕令,皇帝陛下觉得头痛,是因为消息传不上来,即便传上来也要考虑为了解决一个小事,派兵派差役派粮草地大动干戈划不划得来。
现在好了,三大营的兵就在这里,铁路通达,皇帝让他们去哪,他们就能去哪,路程大大缩减,耗费也大大缩减。
看着运粮报告的皇帝陛下,对李咎和黄致的书信更加和颜悦色,又让皇后给两家去了信,信中对他们大加安抚。
李咎搞出蒸汽机的赏赐之前就给过了,这次不再重复赏赐,但是勘路有功的黄致还没赏,于是皇帝陛下给他加了勋爵,赏他见官不拜,入朝不趋,并承诺一定给两家的姑娘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挑个最好的女婿。
不管承诺能不能做到,李咎和黄致这两个爹一定会用好这个承诺的,拼着老脸不要也得给姑娘选个她喜欢的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