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潮汹涌25(正文结束)(2/3)
法想象未来一个皇朝末路的时候,那些掌握着热武器的人会把国家导向何方。曾经李咎觉得这个时间不会太远,然而现在看来,按照这个发展速度,可能也就是百八十年的功夫。
时代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轨,许多顽固不化的人被抛弃了。
郑吴杨秦四大家里,杨太傅所代表的的那支杨氏最先被淘汰出局。
杨太傅去世后,皇帝陛下几乎是立刻就把城阳和李咎夫妻召回了京城,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管。
没有人再敢说什么,看在李咎占了天下几乎所有商会三成干股——部分商会里他代表的那方势力甚至会占到五成以上——的份儿上,没人敢再说什么。
甚至因为李咎对jiyuan、应酬、人口买卖这些事情深恶痛绝,京城的所有中低端jiyuan都被淘汰了,只剩下以歌舞琴乐、诗词歌赋娱人的高级书寓还在苦苦挣扎,并且没人敢在京城里搞逼良为娼那一套。除非有本事把消息捂住了,不然撞在李咎眼里他是真敢动手拆家的。牙行也变了,从原来的人口贩卖,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新牙行,只有人口中介,再没有卖身契一说。
紧接着郑家和吴家也渐渐淡出了核心权力集团,成为了真正的教书先生。
秦家的位置就很尴尬,因为他家嫡长子的夫人是三公主,而三公主目前把持着整个秦家的话语权。三公主并不算太聪明,不过手腕了得,经过高人指点,把秦家拿捏得死死的。
而杨梦仙为主的杨氏则自请去了南粤洲传道授业解惑。
南粤洲开发后不久,夏刺史被派去了南粤洲主持南粤洲开发一事,这个位置很微妙,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,南粤洲都督,和“皇帝”没有太大的区别。除非是皇帝陛下最为信任的忠心耿耿的臣子,放谁出去南粤洲当都督,结果都免不了自立为王。
所以夏刺史去了,移民去了,然后皇帝陛下在南粤洲布局的第一件事是耕种,第二件事就是教育,教育让百姓对大雍子民这个身份产生认同,有了这份认同,以后的南粤都督就算想造反,也只能继续使用大雍的文化认同。
搞教育嘛,南林北杨鲁东孔,谁搞得过盘踞京城十几代的老杨家。
接替夏刺史的是梁瑞,他在守成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,并且和秦王配合得也不错。
梁瑞和杨青娥搬去岭北道之前,善姐儿自请离开立了女户,在金陵操办了一个还不错的精工纺织厂。
现在的纺织厂林立,互相竞争几乎是刺刀见血的程度。善姐儿独辟蹊径,开始走小规模定制化路线了。
以前没有小规模定制,谁喜欢什么图案样式,自己动手纺织染色就行。
而现在社会分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,很多年轻的姑娘已经不会女红了,但是这些姑娘又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,能不事生产还雇得起几十个绣娘给自己做衣服。她们就算是家道殷实,也得精打细算。
人们有差异化的需求,善姐儿看中的就是这个市场。
并且善姐儿还从木子衣铺那里学会了年年翻着花样地推陈出新,不怕别人效仿她,只要她换得够快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时任金陵太守,老鳏夫吴书生在联营会的一场尾牙上结识了善姐儿,双方一拍即合,他便将人讨回来做了续弦,又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善姐儿的女儿顺儿,把吴家的产业交予了善姐儿打理。善姐儿性格本善,家中并无父母亲族,对吴书生先夫人何药娘的父母也能尽孝,一家人也算是其乐融融。
……
又数年过去,皇帝陛下终于还是因为早年征战时留下的隐患身体亏空,龙驭宾天。
尊照皇帝陛下的谕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