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-190(13/46)
在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,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,也更加珍惜身边这个能够与他共享这份快乐的人——慕容清。第二日一大清早,苏珏又带着人守在粥棚前,挑水,生火。
每一步,苏珏都寸步不离,生怕有什么闪失。
这几日来领粥的百姓越来越多,咱们的米倒是还够,就是人手不太够,所以苏珏让人招了不少做短工的百姓,给钱,还管饭。
“慕容大人,小的已经按照您的吩咐,将剩下的白米都换成了麸糠。”
“好,以后就这样熬粥。”
并不是苏珏心狠,而是现实如此,一斤米能救三个人,三斤糠却救九个人。
他这么做既救了更多的人,还筛选了灾民,也是权宜之计。
况且贪官怎么可能杀光?事情总要有人帮着去做。
等到了午饭时,苏珏特意还去查看了为那些短工准备的饭食。
“这饼为何如此干巴?菜里又为何不见油水?还如此蔫巴?”
苏珏盯着筐里的饼和菜,不爽的皱皱眉。
“启禀大人,一向都是如此的。”
苏珏不动声色,要求底下人给自己来一份饭菜,同时心里也对西楚的现状有了大概的了解。
尸位素餐,官员昏聩无能贪赃枉法,社稷已是不稳,这正是他乐意看见的。
不,还不够,他还要再加几把火。
苏珏如此思忖着,底下人已经给他端来了饭菜,饼确实是饼,菜也确实是菜。
但很明显,饼是白面做的,还泛着油光,菜也不是蔫巴的菜根,而是新鲜的菜蔬,还放了肉。
“慕容大人,请用膳。”那人谄媚的笑着,甚至还吩咐人送来了一碗汤。
“你倒是有心。”苏珏喝了一口热汤,当真鲜美。
“慕容大人金尊玉贵,小人还怕怠慢了您呢。”
“怎会。”苏珏假意客套着,东西却没吃几口,那人又拿不准他的心思了。
“陪我走一走。”
“是,慕容大人。”
然而,就在这步伐起落间,苏珏意外地看见了三位故人。
是常枫,宋朝和夏庄。
他们和其他短工一样坐在墙根处,碗里是没有油水的菜根和干巴的饼子,可他们却吃的津津有味,甚至还抽空拿出书来读。
书被翻过一页又一页,那难以下咽的饼子也快被他们吃完。
待碗里的菜根见了底,他们想去再添一些,可一抬头,眼前是一个熟悉的人影。
及至此刻,常枫三人也是吃惊万分。
是那夜那个出手相助的公子,他们想过他地位不凡,却没想到他就是那个一跃龙门的慕容清。
其实都不用细心去留意其他,看见那双眸子时,常枫便知道他并非寻常人。
他们这些贫苦惯了的,劈柴烧水做饭缝补无一不精,熬起来一盏残灯扣扣搜搜燃到天明,久而久之眼全里是血丝,早没了明眸善睐的亮光。
可人的一双眼睛眨啊眨的,比天上星子还要亮上几分。
不是千精万细养着,是没有这样一双好眼眸的。
其他破绽更是数不胜数,比如那压了漂亮暗纹的好布料,无法掩盖的高贵气质,无一不透露着这人身份的不同寻常。
所以现在短暂的惊讶后,三人又恢复了常态,依旧静静地蹲坐在角落,看着那人衣裾飘然而过。
……
日暖月寒,整个胡地都笼罩着一层深深的凉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