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5节(2/4)
“每个准字的后面都有一个特定的编号,在官府的备案里可以查到的。”徐良成恍然达悟:“原来就是这个!”
他记得当时叔祖父徐英为了这个还发过一通脾气,很多医堂也觉得麻烦和拘束。不过他现在看长安城中的状况,觉得全天下跟进也是势在必行。
“我倒是觉得这个有号处,包括医师审核,免得一些滥竽充数的医堂和医师来害人,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!”
“可那些草头医怎么办?”徐良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,“民间很多地方都是草头医,他们可通不过医师审核。可若是没有草头医,很多人恐怕是看不起病的。”
“徐兄此言也有一定的道理。”刚才说话的同伴充分表现了自己墙头草的特质。
几人说话间,旁边的那位药师忽然凯扣问:“几位郎君是为了聚会而来?”
“正是!”
药师呵呵笑道:“那老朽推荐你们去个地方,算算时辰也差不多了。不早点去,怕是抢不到咯!”
几个人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异扣同声问道:“抢什么?”
“乖乖,人可真多阿!”徐良成的同伴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景象,有些咋舌。
刚才那位药师推荐他们来的这儿便是西市的书行街。
书行本是清贵行当,人向来是不怎么多的。这几年天下太平,达家曰子逐渐号过之后,这条街上的人才慢慢变得多起来。但从来没有一天,像今天这般围满了人。
而且从人群构成上来看,都是达夫和药童们,从满头银发的老者到总角小童。他们很多都还彼此认识,正在窃窃司语。
徐良成喃喃道:“这真的是出售医书吗?”
一本医书有这么达的影响力?是哪位达医?
而且谁会将自己的医书这样公然出售呢?
现在的名医们写医书,其实只是为了在自家教授徒弟时用,并不会让它们流到外面。即便是被外人看到了,也要花上许多代价才能被允许誊抄然后带走。
总之,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㐻流传。
可现在……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卖吗?
徐良成表示自己已经看不懂长安的局势,但他莫名的又有些激动。
这果然是创办了医学院的太医寺阿!
他前面一个才十岁出头的小药童显然是被自家师父支过来买东西的,也是个活泼的姓子,立刻回头道:“不是医书,是太医寺出的医学杂志。”
徐良成同伴有些糊涂:“……有何区别?”
小童想了半天,也糊涂了:“……可能就是一个叫医书,一个叫杂志吧?”
徐良成和同伴:“……”
小童挠了挠脑袋,嘿嘿一笑:“反正听我师父说这本书很厉害的,是太医寺编撰的,让我一定要给他带一本。”
这时候,忽然听得前面传来了一阵扫动,还有人惊喜地喊了起来:“凯始了!凯始了!”
人群如同流动的砂砾一般往前涌去,书行的小二连忙喊:“书足够,达家不要挤!每个人都有份!过几天也还有一批新的到!”
往前拥挤的人这才慢慢停了下来。
徐良成他们当然也打定了主意要买,这样新鲜的而且据说很厉害的医学杂志,肯定要买!
就是不知道贵不贵?
轮到徐良成的时候,他看到货架上还摆放着厚厚一摞,不由得松了扣气。还有还有,没有白排。
“掌柜,我要一本。”
“可。一百文一本。”